-
-
半數人買眼鏡到品牌店
來源:默認管理員點擊數:521發布時間:2005-06-06今天是我國第10個愛眼日,而對近視的人們來說,一副好的眼鏡是日常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且還有助于防止視力的繼續下滑。近日廣州方舟市場研究咨詢有限公司(ARK)受本報委托,對廣州市500位使用眼鏡的市民進行了電話訪問。
調查顯示,市民在配眼鏡過程中最擔心的問題有三個,一是眼鏡價格太貴,二是擔心驗光不準確,三是擔心鏡框、鏡片質量不可靠。而近半市民則表示不是價格越高的眼鏡質量一定越好。但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市民難以判斷眼鏡的質量好壞和價格高低。
鏡片質量是選購時最關注的因素
市民購買眼鏡時最關注的因素是什么呢?市民表示,由于眼鏡是眼睛最直接的保護層,而鏡片又是眼鏡中最關鍵的部分,因此眼鏡鏡片的質量是選購眼鏡時最關注的(35.3%);22.1%的市民表示最關注的因素是眼鏡的價錢;12.5%表示眼鏡的品牌是其最關注的因素;10.3%的市民注重眼鏡店的信譽,8.1%關注的是眼鏡店驗光技術、配鏡技術的專業性。
此外,還有7.4%的市民對眼鏡的鏡框質量表示關注。而地理位置的便利性、眼鏡的外形美觀等因素就相對比較次要了。
調查數據顯示,超過半數的被訪者平時購買眼鏡都是到眼鏡品牌專賣店選購,23.5%的市民選擇到商場的眼鏡店購買眼鏡,15.4%選擇到醫院配眼鏡,還有15.5%的市民會在一些雜牌眼鏡店或路邊攤檔購買眼鏡。
配眼鏡的平均價格為305元
調查發現,高達63.9%的市民選擇300元以下的眼鏡,300~500元的眼鏡有19.1%的比例,500~800元的占11.0%,800元以上的占5.9%。由此可以測算出,一副眼鏡的平均價格達305元。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眼鏡行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同檔次的非國際名牌眼鏡產品目前的市場售價已跌至7年前售價的63%左右。但另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對于規范的連鎖店來講,隱形類毛利率約30%,鏡架、鏡片毛利率在50%左右,部分原因在于驗光和加工費用混在價格里面。
對于眼鏡的價格,消費者怎么看呢?43.7%的市民表示,不見得價格越高質量就越好。26.2%的市民認為貴的眼鏡質量較好。也有23.8%的市民認為眼鏡的利潤很高,不值這個價錢,對行業的標準表示懷疑。14.3%的市民認為低于100元的眼鏡質量不能保證,7.1%的市民表示沒有一個行業標準來衡量眼鏡的價格是否合理。
呼吁專業協會監控眼鏡質量
資料顯示,中國去年眼鏡生產量為1.2億副,總產值為160億元,分散在4000多家生產廠家中,其中90%為小作坊式的低檔次廠家。那么市民是如何判斷眼鏡的質量的呢?50.8%的市民認為選購眼鏡時關鍵在于選擇眼鏡品牌店;38.6%的市民是通過自己的經驗判斷;28.0%的市民是出于對某店鋪的信任;18.9%的市民會考慮請朋友幫忙鑒定。
因此,大多數市民呼吁由專業協會來監控眼鏡的質量標準。55.7%的市民認為應該由消費者協會來監控眼鏡的質量問題。45.1%的市民認為應發揮眼鏡行業協會的力量進行行業自律、價格協調,同時要建立行業標準。17.2%的市民認為眼鏡的質量應該由消費者來監控,還有13.1%的市民認為眼鏡店應擔負起對眼鏡質量監控的責任。(來源:廣州日報)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