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方舟公司三亞之旅
來源:默認管理員點擊數:455發布時間:2005-03-29陽春三月天,春回大地日,3月18日,方舟公司全體員工及部分家屬于晚上8:15分登上了前往海南三亞的航班,開始了為期兩天的旅游度假生活。在一片歡聲笑語中我們降落在三亞鳳凰國際機場。
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首先去新風路中華城廣場品嘗了三亞的海鮮燒烤,海風夾著濕氣吹走燒烤場的煙霧,留下一陣陣的魷魚香,邊嚼著脆香的螺肉,邊品嘗著地道的力加啤酒,在一陣酒足飯飽后我們驅車到了亞龍灣旅游區,入住三星級的亞龍灣仙人掌酒店。
一夜的美夢過后大伙迎來了新的一天,我們也開始向旅程中的第一個景點——黎族旅游區出發。黎族婚俗黎族青年的婚戀別具特色,按照黎族習俗,村子里的姑娘長到十六歲,就要搬出父母的住房,單獨住在離父母不遠的寮房內。寮房多為茅草房,內放一張大床。住進寮房的姑娘便開始了自由戀愛。年輕的小伙子可以隨意到寮房與姑娘聊天、玩耍,姑娘喜歡上的小伙子可留宿房中,不喜歡的就讓他離開。被姑娘喜歡上的小伙子經寮房的自由戀愛之后,由父母正式上門提親。提親時要帶上一些姑娘愛穿的衣服和檳榔。檳榔是求婚最重要的禮物,帶少了姑娘家會不滿意。舉行婚禮時,全村人殺豬宰羊在一起慶賀,十分熱鬧,有伴娘與伴郎對山歌,新婚夫婦在歡歌聲中共飲幸福酒,還有"逗娘"活動。
跳竹竿"是黎族最富有濃郁鄉土氣息的民間舞蹈之一,也叫"打竹舞"。每逢過年過節,黎族同胞便身著艷麗的民族服裝,歡聚在廣場上,跳起"打竹舞"來,跳竹竿時,8跟長竹竿平行排放成四行,竹竿一開一合,隨 著音樂鼓點的節奏,不斷地變換著圖案。由4-8名男女青年隨著或快或慢的節奏,在交叉的竹竿中,靈巧、機智、自由地跳躍,當竹竿分開時,雙腿或單腳巧妙地落地,不等竹竿合攏又急速躍起,并不時地變換舞步做出各種優美的舞蹈動作,參加舞蹈的青年男女,一邊跳舞一邊由小聲到大聲地喊著:"哎--喂、哎--喂",大大增添了熱烈氣氛。
吃過午飯后在列日的炎熱下大家想到了大東海的涼爽,也想應征一下“福如東海”的傳說。“大東海”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熱帶風光,碧藍的大海,細白的沙灘等自然優勢,沙灘及海岸全長2.3公里,是三亞乃至全中國從事海上娛樂項目的最佳港灣。大家都盡情的踩著細細的沙灘,享受著海風的吹拂。另外以Stephen、Victor帶隊的潛水海底世界探索,Leon帶隊的摩托艇海上飛馳,其他攜手并肩的情侶各自尋求著更精彩的節目。
兩三個小時的水上節目過后我們該去一去三亞另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大小洞天風景區(原海山奇觀風景區、古稱鰲山大小洞天),位于三亞市區以西40公里的海濱,總面積22.5平方公里,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大小洞天風景區以其秀麗的海景、山景和石景號稱瓊崖第一山水名勝。這里,崖洲灣弧弦百里、碧波萬頃,鰲山云深林翠,巖奇洞幽,遍布神工鬼斧,大小石群。山海之間宛如一副古樸優美的山海圖畫。也有“福澤之地”的美譽。也曾被江澤民書記親筆題詞:碧海連天遠,瓊崖盡是春。
欣賞完江澤民書記的親比題詞后,下一個景點就是小洞天了,1962年郭沫若游覽“大小洞天”,對景區的山光海色贊嘆不已,在《游崖縣鰲山》一詩中譽之為“南溟奇甸”。大小洞天風景區有歷史悠久的名人勝跡。唐代高僧鑒真率日本留學僧容睿、普照及弟子祥彥、思托等35人第五次東渡日本,海上遇臺風漂流萬里至此登岸,并修造大云寺,傳播佛教文化;宋末元初女紡織家黃道婆往返與崖州灣,把先進的植棉、紡棉技術帶至中原大陸,留下千秋史話。從“小洞天”旁的小路登上南山,南山的途中有一塊“壽”字碑, ,南山上那一棵有著五千多年樹齡的龍血樹(龍血樹也稱“不老松”)還仍然綠意蔥蔥,所謂“壽比南山”正是由此而來,也應征了“壽比南山不老松”的傳說。
經過一個下午的瘋狂后,隨著落日的隱退,大伙也都疲憊的登上了回酒店的大巴車。半個小時的打盹,我們來到了三亞度假村,原來在這里還有可口美味的食物正等著我們。在三亞原來除了玩的刺激,玩的盡興外,也可以吃的回味,吃的盡興。三亞除了海鮮海內外聞名,價廉味鮮外,到三亞來別忘了吃文昌雞、山東羊、加積鴨、和樂蟹及椰子燉盅等地方特色佳肴。原來我們今晚就可以一次性全部品嘗這么多的美味佳肴。在吃飯之余Carry也借助豐盛的晚餐對公司員工家屬參加此次旅行表示熱烈的歡迎,家屬們對自己另一半在方舟的工作給予最大的支持也表示十分的感謝。這一番話贏得了公司同仁及家屬的陣陣掌聲,其中也透露出方舟人的團結,方舟另一半將給予的最大支持和鼓勵。
大家都還沉浸在興奮之中時,夜幕已經降臨了,酒足飯飽之后一部分同事也拉開了夜生活的序幕——卡拉OK!,另一部分同事則驅車趕回仙人掌酒店養精蓄銳,準備迎接明天更精彩的安排。
翌日清晨Stephen已經抵擋不住亞龍灣宜人的氣候、湛藍的池水清澈如鏡,開始了晨泳。另一伙則水深火熱的在亞龍灣沙灘玩起了沙灘足球。"三亞歸來不看海,除卻亞龍不是灣"這是游人對亞龍灣由衷的贊譽。亞龍灣屬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平均氣溫25.5度,綿軟細膩的沙灘綿延伸展約8公里,海灘長度約是美國夏威夷的3倍。海水能見度10米以上,海底珊瑚礁保存十分完好,生活著眾多形態各異,色彩繽紛的熱帶魚種,屬國家級珊瑚礁重點保護區。海灣面積66平方公里,可同時容納10萬人嬉水暢游,數千只游艇游弋追逐,可以說這里不僅是濱海浴場而且也是難得的潛水勝地。
輕松舒服的海灘,泳池活動結束后,簡單吃過午飯開始我們下午的行程——鹿回頭公園,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天涯海角。
鹿回頭位于三亞市南部5公里的三亞灣,是三面臨海的半島,狀似坡鹿站在海邊回頭觀望。該景點的傳說美麗動人。相傳古時候五指山里有一位勤勞勇敢而又善良的黎家青年獵手上山打獵時,發現了一只美麗的梅花鹿,便緊追不舍。9天9夜之后,他翻過了99座山,趟過99條河,一直追到三亞灣邊上的珊瑚礁上。前面是碧波萬頃的茫茫大海,后面是緊追上來的獵手,花鹿已走投無路,便站立不動的調回頭來凝望那位獵手。就在獵手搭箭彎弓,準備發射的時候,只見眼前電光一閃,剎那間又變成一團白色的煙霧,當濃煙散盡之后,花鹿不見了,只見站在眼前的是一位美麗的黎家姑娘,姑娘含情脈脈地向著獵手走來,向他傾訴心中的衷情。原來該姑娘系天上的仙女,因鐘情于人間的這位勤勞勇敢的年輕獵手,征得王母娘娘的準允后,便下凡人間向該獵手傾訴愛慕之心。青年獵手也為這位姑娘的真情所感動,兩人便海誓山盟,結下百年之好,在此安居樂業、繁衍子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后人便將這地方以“鹿回頭”相稱。三亞市也因此別稱“鹿城”。
以后,此處的半島、山嶺和村寨都名以“鹿回頭”。鹿回頭半島最高點海拔285米,鹿回頭嶺 于1984年開辟公署內有哈雷慧星觀測紀念點、聽潮亭、情人島等觀賞、休憩設施。嶺上有高達15米再現鹿回頭神話的塑像,嶺下建有度假賓館多處和珍珠養殖場。鹿回頭嶺是觀海景、山景和三亞市景的最好去處。
鹿嶺之巔,人們已經建起了鹿回頭公園。只見園內紅花綠樹,亭臺欄障,加上別致的曲徑回廊,倒像是一座小花園,只見公園內游人如云,笑聲四起。神話中的獵手和仙女的傳說,已被雕塑成“鹿回頭”巨型石雕,其高為12米、長9米、寬4.9米,屹立在鹿嶺上,雕塑像的作者林毓豪先生(原“五羊城”作者)花了4年時間和心血,完成這件巨大而不朽的神話作品。該作品構思獨特,造型優美,一只神鹿回頭凝望,兩旁分別屹立著英俊的黎族獵手和美麗的鹿女。若從市區遠眺,遠遠便可望見這對情人以其迷人的仙姿,滿面笑容地歡迎四方來客,而若在仙鹿像處,可俯瞰浩瀚的大海,遠眺起伏的山巒,三亞市全景盡收眼底。你要是來到獵人和鹿女幽會的地方,細細品味“鹿回頭”那動人的故事,你必將會終生難忘--這里的情、這里的景、這里的秀和這里的美。
出三亞市沿海濱西行26公里,到達了馬嶺山下,便是“天涯海角”奇景,似乎有一種到了天地之盡頭的感覺。“天涯海角”意為天之邊緣、海之盡頭。古時候交通閉塞,“飛鳥尚需半年程”的瓊島,人煙稀少,荒蕪凄涼,是封建王朝流放“逆臣”之地。來到這里的人,來去無路。望海興嘆,故謂之“天涯海角”。宋朝名臣胡詮哀嘆:“區區萬里天涯路,野草若煙正斷魂”。唐朝宰相李德裕用“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的詩句傾吐了謫臣的際遇。這里記載著歷史上謫臣貶官的悲劇人生,經歷代文人墨客的題詠描繪,成為我國富有神奇色彩的著名游覽勝地。
這里碧水藍天一色,煙波浩渺,帆影點點,椰林婆娑,奇石林立,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等巨石雄峙海濱,使整個景區如詩如畫,美不勝收。據記載,“天涯”題刻,是清代雍正年間崖州知府程哲所書。“南天一柱”據說是清代宣統年間崖州知府范云榜所書。“南天一柱”來歷還有傳說。相傳很久以前,陵水黎安海域惡浪濤天,人民生活困苦。王母娘娘手下兩位仙女知道后偷偷下凡,立身于南海中,為漁民指航打魚。王母娘娘惱怒,派雷公雷母抓他們回去,二人不肯,化為雙峰石,被劈為兩截,一截掉早黎安附近的海中,一截飛到天涯之旁,成為今天的“南天一柱”。
此時已經是20號的下午5:30分了,我們也即將結束整個三亞的旅游行程,大家都帶著依依不舍的心情在導游的帶領下一起共進了在三亞的最后一個晚餐,收拾好行裝即將登上21:10分的航班返回廣州。
為期兩天的三亞旅游度假生活雖然很快結束了,但是方舟大家庭的歡聲笑語一直延續著……
為豐富員工的業余生活,方舟公司每年都定期組織旅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