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醫療】推進健康郫縣建設 為建設“雙創高地、生態新區”提供強大醫療衛生保障
來源:默認管理員點擊數:302發布時間:2016-12-192016-12-19 01:40:10 來源: 成都日報(成都)舉報
(原標題:推進健康郫縣建設 為建設“雙創高地、生態新區”提供強大醫療衛生保障)
進入“十三五”時期的郫縣,正邁著堅實的步伐,按照市委確定的“電子信息和雙創產業基地、國際化都市新區”,找準“雙創高地、生態新區”的發展定位,朝著建設“改革開放先行區、創新創業示范區、轉型發展樣板區”的目標,努力建設創新郫縣、智慧郫縣、法治郫縣、健康郫縣、書香郫縣和生態郫縣。
作為民生事業的重要一環,“健康郫縣”關系每位城鄉群眾,備受重視和關注。在郫縣第十四次黨代會上,縣委強調,健康郫縣建設,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完善覆蓋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和健康保障體系,推進國家第二批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加強縣鎮村三級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全方位、全周期保障市民健康。
改革路徑科學清晰,創新增強民生福祉!
作為全縣健康事業的主要責任單位,郫縣衛計局積極實施健康郫縣行動計劃——按照郫縣總體發展戰略,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遵循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基本規律,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維護衛生計生事業的公益性,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實行醫療、醫保、醫藥聯動;全面推進城鄉基本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服務均等化和基本醫療服務同質化,大力發展健康服務業,豐富醫療衛生服務市場,建立覆蓋城鄉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健全全民、全程、全面的健康管理模式,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出生人口素質,推進健康郫縣建設,為建設“雙創高地、生態新區”提供強大的醫療衛生保障。
關注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開展改革試點
探索縣級公立醫院發展新模式
核心提示:
郫縣是國家第二批縣級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縣,自2014年起,郫縣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于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安排部署,堅持“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指導思想,緊扣醫改重點,強化工作力度,積極創新模式,全縣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穩步推進,改革成效明顯。
公立醫院改革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郫縣縣委、縣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以縣長任組長,縣政府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成立了政府醫改辦,成員單位包括發改、財政、人社、編辦、衛計等16個部門,為改革提供了堅實有力保障。縣政府常務會專題學習了《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的意見》,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工作分別列入縣政府常務會、縣醫改領導小組會議議題進行研究,出臺了《郫縣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和《郫縣鞏固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工作方案》,下發了《郫縣鞏固完善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專項目標》,明確了工作任務,夯實了各方責任。
改革中,郫縣大膽先行先試,推行公立醫院的運行機制改革,實施法人治理、編制備案、績效考核等措施,優化管理模式。以郫縣人民醫院為試點,推進縣級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縣編委出臺了《郫縣人民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工作實施方案》。組建了醫院理事會、監事會和管理層,縣財政、人社、衛計和醫院職工代表、服務對象代表共同參與醫院管理,建立并落實了總會計師制度。郫縣人民醫院第一屆理事會、監事會第一次會議已于今年1月召開。在試點基礎上,其余3家縣級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在年內完成。
關注二:重大醫療衛生項目建設
改善就醫環境
加快推進醫療衛生重點項目建設
核心提示:
郫縣大力實施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重點項目,加快推進縣人民醫院遷址新建、縣中醫醫院遷址新建;縣婦幼保健院遷址改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能力提升和標準化建設;新建省醫院西區醫院、三六三醫院犀浦院區;西南兵工成都醫院新建住院大樓,院區環境改造及舊樓整體裝修。
在軟件建設方面,郫縣正積極推進縣級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深化數字化醫院建設、推行居民健康“一卡通”等,計劃到2020年,全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建設覆蓋率達到100%。
改善就醫環境,解決看病難,郫縣人民醫院遷建項目和縣中醫醫院新建項目,是當地群眾熱切期盼的民生工程。
郫縣人民醫院作為當地唯一一家三級乙等綜合醫院,承擔著全縣的醫療、教學、科研任務。為滿足廣大群眾的就醫看病需求,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切實提升全縣的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縣委、縣政府按照區域衛生規劃將縣人民醫院遷址建設項目納入民生工程。郫縣第十七屆人民政府第19次常務會議,同意實施郫縣人民醫院業務用房遷建項目,選址在蜀信路二段以北,郫溫路以東,新醫院占地88.03畝,總建筑面積達到104800平方米,計劃投資4.4億元。
新的縣人民醫院將在2018年竣工,新院投入使用后將極大地改善就醫環境,編制床位將增加到1000張。“每年能夠接待門診病人100萬人次,住院病人3.6萬人次,醫院將成為一所集醫、教、研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從而解決看病難的問題,滿足人民群眾的醫療服務需求。”縣人民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郫縣中醫醫院選址在東南部新城迪卡儂項目和成都工業學院之間地塊,占地60.2畝,項目規劃一期總建筑面積71395.02平方米(含地下室14451.53平方米),設置床位數600張,二期23700平方米,床位200張。新院的病房樓主體樓已于2016年1月29日提前封頂,項目正在進行室內安裝工程等施工,預計2017年3月完成二裝、總平及配套設施建設,2018年3月完成搬遷。“建成后的郫縣中醫醫院將成為一所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便捷、具有中醫特色中西醫結合的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新院投入使用后將極大地緩解看病難的突出矛盾。
關注三:建立醫聯體
醫聯體全覆蓋
群眾就診享受五大便民惠民服務
核心提示:
郫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深化醫改精神,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等國內頂尖醫院開展醫聯體合作,全力組織實施以構建以城市三級醫院為龍頭,縣級公立醫院為樞紐,覆蓋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的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區域內醫聯體覆蓋率達100%。
11月10日,郫縣人民政府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聯盟型醫聯體舉行簽約儀式;此后一天,郫縣人民政府與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舉行合作辦醫簽約儀式暨區域聯盟醫院揭牌;而在此前的5月,郫縣4家縣級公立醫院已全部與省、市三級醫院建立醫療聯合體,實現了醫聯體建設全覆蓋。其中,郫縣人民醫院、郫縣第二人民醫院分別與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成都第六人民醫院建立綜合性醫療聯合體,郫縣人民醫院設為成都大學臨床學院教學醫院;郫縣中醫醫院、郫縣婦幼保健院分別與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婦幼保健院建立中醫及婦幼保健專科性醫療聯合體,郫縣人民政府與成都中醫藥大學簽訂了《中醫藥產學研用戰略合作協議》。
今年7月,以郫縣人民醫院、郫縣第二人民醫院為樞紐的綜合性醫聯體延伸覆蓋了全縣14個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郫縣區域內醫聯體建設100%全覆蓋。郫縣醫聯體內人才資源下沉共計653人次。其中城市三級醫院下沉442人次;縣級醫院下沉211人次。
得益于“醫聯體”這一創新之舉,郫縣公立醫院專科建設得到加強,人才利用更加充分,全縣醫療水平得以進一步提升,尤其是郫縣醫聯體內不斷優化惠民舉措,普通群眾就診可享受專家預約、大醫院專家定期到基層坐診、一站式檢查、方便用藥、雙向轉診等五大便民惠民服務。
關注四:基層公共衛生
實施標準化建設
基層衛生服務不斷提升
核心提示:
做好基層衛生與公共衛生工作,是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最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之一。作為縣委、縣政府的民生工程項目,郫縣歷來重視基層衛生和公共衛生工作的投入與改革,不斷筑牢全縣城鄉公共衛生基礎,今年,免費發放陽光救助卡、城鄉居民健康檔案規范化建檔教育宣傳和健康知識講座等多項省市民生指標率先完成,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一般的感冒發燒、腸胃不舒服、輸液這些,在鎮上的衛生院就可以看,很方便,也看得好。”老陳是土生土長的安德人,說起改造一新的鎮衛生院,他連連點贊。近年來,郫縣衛計局進一步實施基層公益性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設備提升工程,繼續為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配備基本診療設備。截至今年10月,提升工程所有設備已全部到位投入使用,安德鎮、紅光鎮等一大批鄉鎮衛生院硬件設施、信息化軟件系統、醫務人員技術等等得以極大提升。
縣衛計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通過推進“滿意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提升工程”創建,2015年,該縣的紅光鎮衛生院、安德鎮衛生院被市衛計委推薦創“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2016年上半年,兩家單位積極按照評審指標要求,對醫院硬件環境、軟件資料進行改建和完善,并定期召開目標推進會,目前已全部完成前期準備工作。
2016年省衛計委修訂印發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評分體系,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鎮鄉鎮衛生院能力提升提出新的要求,依據2016年成都市基層工作要點,郫縣在積極開展各單位自評,縣級專家團隊復評的基礎上,推薦郫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犀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照評審要求開展“社區衛生服務提升工程”工作。目前,已完成縣級的推薦及中心主任的培訓工作。帥雨宏 本報記者 張渝
(原標題:推進健康郫縣建設 為建設“雙創高地、生態新區”提供強大醫療衛生保障)